6000年前已不再風餐露宿
上海遠古文獻資料極其匱乏,至今仍有許多資料依然把上海歷史定格在兩千年前后。據晉建滬瀆壘的記載,認為上海在距今1600年前只是一處濱海漁村,至多也就是春秋時吳王壽夢筑華亭,狩獵時曾于此地稍作停留休憩,再往前幾乎沒有什么記錄。然而,1961年崧澤遺址的考古發(fā)掘改寫了上海的歷史,將上海的古代史前推至6000年前,告訴世人上海在古代和現代一樣有著輝煌的時期。
考古學家據此發(fā)現,崧澤遺址的文化堆積非常豐厚,它的最下層是6000年前的馬家浜文化遺存,中間是大約5500年前的崧澤文化遺存,而上層則為距今4000多年的良渚文化遺存,堪稱是上海早期歷史文化的"時間表",也是上海悠久歷史文化脈絡最為直觀的呈現。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博導、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高蒙河說,崧澤是上海最早的人類生存舞臺,而在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崧澤遺址代表的考古文化和考古發(fā)現,也反映上海是當時中國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
"比如,崧澤遺址里發(fā)現了中國第一口保存完好的土構水井,這標志當時的人類已經掌握開發(fā)和利用地下水資源的技術和方法,還有這里發(fā)現了最早的上海人和最早的比較適合人類居住的上海房屋建筑。"高蒙河提到的"上海第一人"和"上海第一房"都在崧澤遺址2004年新一輪的考古發(fā)掘中被發(fā)現。其中,這個被鑒定為是一名25歲至30歲的青年男子頭骨殘骸,代表了迄今發(fā)現最早的上海祖先。而"上海第一房"經過復原推測,可能是類似于后代的谷倉式的建筑抑或圓形墳起伏,出入口還有遮風擋雨的廊檐。這證明6000年前的上海先民已經過上不再是風餐露宿的日子。
博物館內展出文物三千件
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將于2013年建成,總用地1.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680平方米。昨日的奠基儀式上同時揭曉了博物館的建筑模型。這一設計主題為"歷史的剪影、聚居的村落"的建筑外形類似谷倉造型,復古中又有現代風格,簡單的幾何線條構成一個有著米黃色外墻的古村落模樣,融合小橋流水的周邊元素,令來者剎那"穿越"在古今之間。
"從建筑形式和顏色上,整個專家組都認為要和青浦崧澤地區(qū)的環(huán)境比較協調,同時方案理念也反映國內外比較先進的博物館建筑在設計上的原則和前瞻性。"此外,高蒙河透露未來博物館內部陳列設計的初步方案:"屆時內部會分為兩到三個展區(qū),一部分以展出崧澤遺址出土的文物為主。還設有互動區(qū),會復原一些崧澤先民們生產生活場景并和觀眾互動,讓大家感受當時古代遺跡的樣子。"
高蒙河表示,之前,崧澤遺址文物主要收藏在上海博物館和青浦博物館內,等到崧澤博物館建成后,這些文物如何調配還要進一步協調。但可以確定的是,目前崧澤遺址文物的總量有兩三千件,符合建一個博物館的總量。其中主要包括陶器、玉器、象牙和竹木器等。
這些出土文物,顯示了上海先民燦爛的古代文化:在崧澤遺址一個馬家浜文化時期的灰坑中發(fā)現的一件立體豬形陶塑,艷麗紅彩,從形態(tài)來看顯然是一頭已被馴化的家豬,說明當時上海先民已能豢養(yǎng)家畜;而時間較靠后的崧澤文化時期石器,則多施精磨,穿孔多用管鉆法,有斧頭、錛、鑿、犁等,比馬家浜文化時期更加精美,其中還有我國迄今發(fā)現最早的石犁之一。待崧澤博物館開張之后,相信會讓市民一飽眼福。